style

南岭走廊与潇湘文化研究基地


一、研究基地概况

南岭走廊与潇湘文化研究基地为湖南省教育厅2019年批准为第六批湖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湘教通【2019】301号),基地负责人为李钢教授。基地依托湖南省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特色学科,是湖南科技学院围绕湘南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聚合本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骨干、围绕“南岭走廊族群文化与湘南方言研究”“潇湘非遗与摩崖石刻研究”“潇湘文学与跨文化比较研究”这三个基本研究领域而建立的综合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

南岭走廊与潇湘文化研究基地以“潇湘”尤其是“潇水流域”为基本地域范围,方向一涉及的“南岭族群文化与湘南方言”是底层(深层)、活态(日用)、多样(灵活)的民间文化;方向二从潇湘“非遗”研究出发,利用丰富的文学文本,再结合历史遗迹、摩崖石刻等新材料,将“潇湘文学”的研究不断向历史纵深处推进。方向三着眼于“古今潇湘文学”,团队成员将“文化寻根”的溯源分析与“跨文化比较”的宏观视野相结合,既将古今“潇湘文学”首尾贯通,又使其在文化地理层面不断扩展,最终推动潇湘文学研究从“比较文学”而扩展至“文化比较”,至此,方向一和方向三拟分别在纵、横两个层面深入揭示潇湘文学与文化的特质。方向一涉及的“南岭族群文化与语言文字”是底层(深层)、活态(日用)、多样(灵活)的民间文化,是“潇湘文学”形成、演变的隐性文化背景,二者关系紧密、水乳交融。故上述三个研究方向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之间是和而不同、和谐共生、互通互济的关系。

旨在构建团结协作的科研团队,以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肩负继往开来的学术使命,朝着内蕴丰富、特色鲜明、大有可为的研究方向不断开拓进取,最终有力地推动南岭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古今潇湘文学研究以及湘南方言、女书、摩崖石刻、舜文化等方面研究的长足发展。


二、基地研究基础

(一)学术成果

研究基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打造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学术队伍,在前述三个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离不开拔尖人才的带头示范作用与开拓之功,更离不开团队中坚力量埋头苦干。团队中涌现出如贡贵训、翟满桂、张京华、陈仲庚、杨金砖、潘雁飞、杨再喜、龙运荣、张能泉、周建刚、张剑、熊加全等拔尖人才,他们在各分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形成了显著的学术影响力。

在这些拔尖人才中,翟满桂在柳宗元研究方面著述颇丰,成绩斐然;张京华在学术史、古籍整理以及摩崖石刻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陈仲庚在舜文化、当代潇湘作家研究方面皆有突破。此外,贡贵训的湘南方言研究,潘雁飞的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杨再喜的柳宗元研究,龙运荣的族群文化传播研究,张能泉与张剑的中日文学比较研究,周建刚的周敦颐研究,熊加全的疑难字考释,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深厚的学术涵养与高超的学术水平。

(二)学术团队

研究基地现有研究员共50人,团队的学历、职称、年龄的结构、层次都比较合理。首先,团队整体学历层次高,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4位,占团队总人数的48%;具有硕士学位人员有21位,占42%。

其次,团队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高,占团队总人数的84%,其中正高职称人员20位,占总人数的40%,副高职称人员22位,占总人数的44%,中级职称人员7位,占总人数的14%。

再次,团队年龄结构合理,小于35岁的人员共7人,占总人数的14%;36~45岁的人员21人,占42%;46~55岁的人员13人,占26%;56~60岁的人员6人,占12%;60岁以上人员3人,占6%。

最后,团队中有5位成员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整体来看,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成果丰硕的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构成了研究队伍的中坚力量。

(三)课题情况

近五年团队成员成功申请并立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含负责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项目)共8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共8项;国家语委课题共2项;省社科基金与省社科评审委员会基金各类课题(含重大、一般)近30项;省教育厅、科技厅、民宗委各类课题(含重点、优秀青年、一般)近20项;市级、局级、校级以及横向课题等其他各类课题30余项。近五年各级、各类课题、项目进校总经费近500万元,其中纵向课题总经费约410万元,横向课题总经费约200万元,团队成员科研经费人均每年为约2.1万元。

(四)论文著作

近五年团队成员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CSSCI、EI等数据库收录的标志性论文共60篇;出版学术专著共49部;编纂(含点校、辑录、汇编)并出版各类古籍、学术资料20余种。学术论文中有多篇发表在各分支领域的权威期刊上,比如:熊加全在《中国语文》2018年第1期发表《利用〈新修玉篇〉》考辨疑难字》;张京华在《外国文学评论》2018年第3期发表《作诗的使臣——湛若水与安南君臣的酬唱》;陈望衡在《文学评论》2017年第12期发表《中华美学的“家—国”意识》;周建刚在《哲学研究》2017年第9期发表《周敦颐与邵雍思想异同辨》。此外,贡贵训、张剑、张能泉、王晚霞、沈德康、赵洪涛、肖献军、陈彦卿等在《南开语言学刊》《读书》《当代外国文学》《宗教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文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装饰》等重要学术期刊都发表过论文。近五年团队成员出版的学术专著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翟满桂于2015年在三联书店出版《柳宗元永州事迹与诗文考论》;肖献军于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唐代湖湘客籍文人年谱》;周甲辰201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的文化阐释》;陈仲庚于201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土文学:溯源与评论》;谷显明于201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新时期乡土小说研究》;龙运荣于201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嬗变与重构:新媒体语境下侗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迁研究》;贡贵训于201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怀远方言研究》;沈德康于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藏缅语民族文化起源神话研究》;张能泉于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艺术研究》;罗譞于2015年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胡适文学思想的现代性》。


三、研究基地建设目标

(一)整合各方人才、协同开发创新

研究基地是整合本校人文社会科学各分支领域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平台。基于特殊的地缘状况与学校长远发展规划,聚合校内文学、历史学、哲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新闻学、艺术学等各领域优质人才,打造一支和而不同、周而不比、长于协作、战斗力强的科研团队是研究基地的基本目标,也是推动南岭走廊族群文化、潇湘流域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根本途径与终极目标。

(二)突出研究重点、强化领域特色

研究基地骨干人员基于长期研究的实际情况,逐渐形成并明确了研究的“三大方向”及“九个基本点”。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的确立是深化已有研究、拓展关联领域、强化科研特色的关键。

(三)深化学术研究、传承优秀文化

汇聚科研骨干、明确研究重点,深化对“南岭走廊族群文化”以及“古今潇湘文学的跨文化比较” 研究,要在发掘“新材料”(如湘南摩崖石刻文本)、开拓“新领域”(如“舜文化”“瑶文化”“女书”“湘南方言”等)以及恰当利用相关理论、方法对南岭走廊、潇湘流域的各类文献、材料、图像、史迹予以“新诠释”。研究的分支领域不断拓展、细化,研究的方法性与理论水平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撰写、发表和出版更多饱含真知灼见并能与世推移、于世有补的文章与专著,故“新材料”“新领域”“新诠释”以及学术研究呼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这“四新”是学术研究得以“深化”的重要体现。此外,南岭走廊族群方言、口头文学与民俗文化的调查、搜集,与潇湘地域有关的古籍的点校、摩崖文学的拓摩、整理,在此基础上出版一系列文献、资料集,既夯实了学术研究的资料基础,也是传承、传播优质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四)以科研提升教学质量、以平台推进“产”“学”“研”相互转化

研究中心的“三大方向”与“九个基本点”涉及研究内容与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戏剧影视文学、新闻学、音乐学、美术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研究基地的科研工作不仅能有效提升科研人员的教学水平,还能为拓展、深化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创造必要的条件。此外,随着南岭走廊、潇水流域一带文化产业、人文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越来越成熟,研究基地的相关成果对当地产、学、研一体化开发与转化都能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料支持与学术支持。